防晒是皮肤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环,但关于如何正确防晒,很多人仍存在诸多误区。
阴天不需要防晒?
这是常见的误区。是否需要防晒主要看紫外线指数,体感不能作为是否需要防晒的参考标准。阴天阳光只是被乌云遮住,云层对紫外线的阻隔有限,90%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,气温不高但紫外线较强的情况也存在。可以利用手机天气软件查看紫外线指数,指数大于2时就需防晒。
SPF值越高越好?
SPF值即防晒指数,指数越高,防晒效果当然是越好,但是,添加防晒剂浓度也会越高,对于皮肤的刺激就会越大!所以最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防晒系数的产品。
●室内靠窗(有紫外线):SPF15,PA+
●阴天、树荫下户外活动:SPF15~25,PA+~++
●阳光下活动:SPF25~30,PA++~+++
●海滩、高原、雪山(高强度UV):SPF>30,PA++++
物理防晒(如遮阳帽)比防晒霜更有效?
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。两者各有优势:
物理防晒(遮阳伞、帽子、防晒衣等)确实能有效阻挡大部分紫外线,且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,但物理防晒无法覆盖所有暴露部位。最佳方案是物理防晒与防晒霜结合使用,实现全方位保护。
为什么防晒霜需要每2小时补涂?
防晒霜的保护效果并非永久有效,其防护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因素而减弱,尤其是人体出汗时容易将防晒霜冲洗掉,从而导致防晒效果降低。
防晒霜正确涂抹方式为:出门前15到30分钟涂抹,让它有时间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。每2小时补涂一次,特别是在游泳、出汗或擦拭后。涂抹量要足够,面部和颈部各需1元硬币大小的量。
小Tips
如何正确防晒
在“硬防晒”上,遮阳伞的选购首先要看吊牌或包装上,是否标注“防紫外线产品”。其次看涂层,防晒能力黑胶优于色胶,色胶优于银胶。同材质下,遮阳伞的颜色越深,阻挡紫外线穿透能力越强。遮阳帽在材质上建议选择透气性佳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材质,款式上建议选择帽檐加宽的设计,遮挡面积越大,防紫外线效果越好。防晒衣选择专业防晒面料,如锦纶(尼龙)、涤纶(聚酯纤维)等。
在“软防晒”上,防晒霜的主要指数是防晒指数(SPF)和长波紫外线防护等级(PA)。在日常生活中,比如在室内或阴天,只需选择防晒指数在15至20的防晒霜即可,但如果去户外阳光强烈的地方,或到海边游玩时,就要选择防晒系数较高的防晒霜,如果是长时间待在海边或者去潜水,最好要使用SPF40至50的防晒霜。
油性皮肤的人,建议选择渗透力较强、无油配方的防晒霜;干性皮肤的人,可选择质地滋润、有抗氧化功效的产品;对于皮肤敏感人群,建议选择专门针对敏感肌肤的防晒产品。
(图片均由AI豆包生成)